從報告裡面所看到的項目,大概可以看出,將來的一些較大趨勢的變化
有些技術已經正在使用,仍能夠被列入表示後續的爆發力仍值得我們的期待
大致上,仍不脫離我們較常聽聞的幾個領域,包括移動式網路,設備間的連結,機械人,新材料以及新能源
這樣一分訊息給了各位看官何種啟示呢??....
趕快展開10年計畫吧~讓各位成為大富豪的機會來了~!!
將相關資訊整理成下表,供各位快速覽閱
另外, 如果有興趣可參閱相關文章, 這些一個一個蹦出來的新技術是不是都被列於報告之中了呢!
「影印」出來的手槍!全球首支3D影印手槍問世 德州試射成功 [轉載]
自由時報 – 2013年5月26日 上午6:12
〔編譯陳維真/綜合報導〕美國諮詢公司與智庫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」(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)發布研究報告,公布未來12項可能改變生活、企業與全球經濟的破壞性科技(disruptive technologies),有望在2025年帶來14兆至33兆美元(約台幣419兆至988兆)規模的經濟效益。
研究報告從100種科技中挑選出12項經濟效益最高的科技,透過深度分析這些技術可能的應用方式,以及可創造的價值,並以經濟效益排名。報告估算的2025年全球經濟產出為100兆美元。
移動式網際網路 最看好
排名第一的是移動式網際網路,應用的技術包括無線技術、小型、成本低廉的運算與儲存設備,先進的顯示科技、自然的使用者介面,以及先進但價格低廉的電池。用途包括增加勞工生產力,及透過遠端監控系統,減少治療慢性疾病的成本。預估能在2025年帶來3.7兆至10.8兆美元的經濟效益。
排名第五的則是先進的機器人技術,未來機器人會發展得更敏感、靈巧、更有智慧,可完成以往認為過於細緻或不符經濟效益的工作。若用於醫學上,機械人手術系統可降低侵入性,機器義肢或「外骨骼動力服」可恢復截肢者或老人的四肢功能。
排名第六的則是可自主或半自主導航與駕駛的交通工具,除了方便外,也有望避免嚴重交通意外發生,可拯救3萬至15萬人的性命。排名第七的是新一代基因組學,以快速、低廉的成本完成基因組定序、先進的分析以及合成生物學,可應用在治療疾病、發展農業,生產高價值的物質。
經濟效益 估近千兆台幣
排名八到十二的其他科技包括能源儲存、3D印刷、更強韌和更有傳導性的先進材料、石油和天然氣探勘與發現,以及再生能源。
至於近來成為熱門討論話題的海量資料(Big Data)在報告中並未列為獨立科技,麥肯錫解釋,海量資料是這12項科技中許多科技的基石。包括自動化工作、機器人技術、基因組學都少不了海量資料運用。
報告呼籲,在科技不斷演進同時,企業領導人應持續更新組織策略,確保公司保持前瞻性,並使用科技增強內部績效。對企業來說,破壞性科技可扭轉市場局面,創造出全新的產品與服務,帶來新商機。
決策者則可利用先進科技處理營運上的困難,例如使用物體間的網際網路來改善基礎建設管理,或利用移動式網際網路創造新的教育與訓練系統,讓公共服務更有效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