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子業從以前就一直為人所詬病的問題, 短視近利!~不正視永續經營,研發,創新
雖然, 近年來,已經陸續有公司積極補上這一塊欠缺的拼圖
但是 仍然十分不足....優勢一再喪失.....也難怪 主要產業比例仍以電子業佔大部分的台灣,會失落15年....
台灣需要創新的動力, 不只是電子業,這種正向的能量需要注入到所有領域~加油~台灣!!
紐約時報:台灣電子業創新不足
作者: 尹德瀚、康文柔、鐘惠玲╱綜合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3年5月14日 上午5:30
中國時報【尹德瀚、康文柔、鐘惠玲╱綜合報導】
台灣電子業曾經風光多年,特別是在個人電腦(PC)當道的年代,但近年來PC式微,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迅速崛起,台灣消費電子業不但優勢不再,甚至面臨嚴重困境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十二日即在一篇報導標題中形容「台灣慨嘆失去領先地位」(In Taiwan, Lamenting a Lost Lead)。
《紐約時報》為台灣消費電子業困境把脈問證,認為台灣的問題出在創新不足、反應太慢,在智慧型手機時代來臨時未能掌握先機,而當以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為主的平板電腦異軍突起時,除華碩之外,台灣業者多半未能及時跟進轉型。
相形之下,台灣的外國競爭對手就比較靈活,以南韓為例,三星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數字已超越蘋果,在平板電腦也穩占一席之地。至於美國的蘋果、谷歌和亞馬遜,更是擅長推出具有突破性的消費產品。
當從未跨足硬體領域的微軟也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時,代表微軟也對台灣的創新步調有所不滿。一位分析師指出,微軟這個動作是對整個台灣PC產業傳達一個強烈訊息:你們的創新不足。
創新最主要是靠人才,但近年來台灣年輕人多想進入公家機關或學術界,投身產業的人越來越少。而在大學或實驗室服務的學者即使有了創新構想,也沒有將其構想商業化。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說,此間年輕人害怕失敗,他們還沒作好面對失敗的準備。
另一妨礙台灣電子業創新的大障礙,可能來自產業本身對保密的執著。為了從惠普和戴爾這些大客戶爭取訂單,台灣電子企業習慣針對每一客戶設置一套專屬人馬,彼此之間禁止交流,以免洩漏客戶機密,但這種保密措施也使台灣人很難從對手學到新東西。
人才流失更是台灣一大隱憂。中國大陸十年來大學生增加三倍,導致大學教授奇缺,具有科技或其他專業背景的台灣學者因此紛紛被挖角到對岸。而台灣大學畢業生相對薪資低甚至滑落,也難留住人才。
然而台灣並非束手待斃,今年初以來,電子業老闆紛紛把創新掛在口邊,並將口號轉化為具體行動,例如宏碁計畫在今年將研發經費增加一倍。英特爾亞太總部總經理布萊恩說,台灣對創新的投資正捲土重來。
留言列表